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发布时间:2025-01-14
发布时间:2025-01-14
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惊蛰时节,其独特风貌与习俗引人关注。春雨唤醒大地,清谷天际,节气歌中首句便描绘了这一景象,亦属春季之节。其中“惊”字所指,便是惊蛰。众多人对惊蛰的节气特征或许知之甚少,那么,惊蛰节气的特色与习俗究竟有哪些呢?
惊蛰时节,气温回升迅猛,多地已步入回暖之路,雨水亦逐渐增多。然而,此期间气温波动较大,气候多变,昼夜温差显著,保暖工作不容忽视。
春雷鸣,生机勃发,惊蛰之际,正值“九九”晴空万里,气温渐升,雨润大地,农事繁忙。正如左河水所描绘:“一声春雷惊醒蛇虫,几阵细雨染紫红。江南暖风送春意,翠野生机盎然启耕种。”此刻,我国除东北、西北依旧银装素裹外,多数地区气温已升至零上,华北日温3至6℃,江南8℃以上,西南华南更达10至15℃,春意盎然,暖意融融。
祭白虎化解是非
民间相传,白虎乃口舌是非之灵,每逢惊蛰,它便出没觅食,噬咬生灵。若触犯,年内常受邪恶势力干扰,前程受阻,事事不顺。为求自保,人们于惊蛰日祭拜白虎。祭拜之礼,以纸绘白虎,黄色黑斑,獠牙毕现。以肥猪血喂之,饱食后不再伤人,再以生猪肉涂抹其嘴,使其油光满面,不得妄言是非。
蒙鼓皮
古时人们描绘雷神,其形象为鸟喙人身,翼展神威,手持雷锤,挥舞天鼓,环绕身侧,雷声轰鸣。惊蛰之际,天庭雷神击鼓,人间亦借此良机蒙鼓以皮。《周礼·挥人》篇载:“启蛰之日,冒鼓必行。”注解云:“惊蛰,春之初,蛰虫闻雷而醒;鼓,取象于雷;冒,以革蒙鼓。”由此可见,百虫生态与四季更替相谐,人类亦需顺应天时,方能事倍功半。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