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清明不适合扫墓 今年清明节不宜上坟为什么
发布时间:2025-01-17
发布时间:2025-01-17
今年清明时节,扫墓事宜不宜进行;清明祭祖,上坟之举亦不宜行,何故?
今年清明,扫墓事宜不宜行。为何如此?临近清明,众多异地亲友纷纷返乡祭祖。按老辈人说法,今年清明不宜扫墓。欲探流年运势,敬请点击下方图片链接,一窥流年运势奥秘。
今年清明不适合扫墓
今年清明不宜扫墓,何谓“无春年”?此“春”非春日之春,乃指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立春”。2025年农历被定为“无春年”,因依现行农历规则,龙年起始非传统立春,而是以农历新年正月初一为界。“无春清明不祭坟”,此乃南方,尤其是江南地区流传的古老习俗。
今年清明适逢农历二月二十六日,正值戊辰月戊戌日,戊辰戌皆属土,天干地支五行汇聚,形成纯土之日的独特天象,亦称“九星五黄日”。在传统文化里,此日被视为不祥之兆,诸多活动如扫墓祭祖等,常选择避开此日举行。
白虎黑道日,即天杀星轮值之日,在传统文化中被誉为不祥之期。白虎,古时四灵之一,寓意着威严与军威,亦被视为战神与杀伐之象征。天杀星,六大煞星之一,常与伤害、波折、困扰相联系。
白虎黑道日,源于农历与天干地支的巧妙结合,每月均有特定日期被认定为白虎黑道日。其具体日期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随年份与月份的更迭而相应调整。
黄历记载,白虎黑道日忌婚嫁、乔迁等动事,乃静好之日。正月午日、二月申日、三月戌日、四月子日、五月寅日、六月辰日,以及七月午日、八月申日、九月戌日、十月子日、十一月寅日、十二月辰日,均为此忌日。
今年清明节不宜上坟为什么
今年清明不宜扫墓,民间流传“无春闰年不祭祖,祭祖灾祸临家门”的俗语,此说源自古人对先祖的敬仰与传统文化。无春年常伴诸多独特习俗与信仰。立春为岁首,寓意新生与阳气萌发。在民间,无立春之年被视为阳气不足,故在嫁娶、建房、祭扫等大事上,人们尤为谨慎,甚至有所忌讳。这种敬畏与忌讳,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美好愿景。然而,从科学视角审视,无春年仅为历法安排,应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对待。
今年清明不宜祭扫,因闰年之故。2025年,全年366日,53周,二月份多出一天,共29日。甲辰年,无春闰年,民间对此多有忌讳。立春乃岁首,阳气始生,无立春则阳气不齐,婚嫁、建筑、扫墓等大事,古人常怀敬畏。
今年清明扫墓有何忌讳?为何不宜上坟?扫墓时又有哪些传统习俗需遵循?
卯时之际,晨曦初露,阳气充沛,正值阴阳交融之时。古人心目中,此乃祭扫先人,寄托哀思的佳期。
2:辰时(7:00-9:00),辰属龙,民间信仰中,龙乃天界之尊,正义之象征。此时阳气逐渐旺盛,故此时段祭拜祖先,更显庄重适宜。
3:巳时(9:00-11:00),此乃阳气充沛之时,具有辟邪招财之效。墓地阴气较重,故我国多地均选此时段祭扫先人,以示敬意。
4:午时(11:00~13:00),亦称正午时分,乃阳气最为鼎盛之际,故众多地方民众祭拜祖先,多选此黄金时段。
今年清明时节,不宜祭扫先人,此乃传统习俗。而清明祭扫,亦流传“前三后四,左五右六”之谚语。
所谓“前三后四”,即清明节前三天或后四日祭扫烧纸,被视为最佳时辰。此言何解?
初入清明时节,因假期自清明当日起始,故祭扫者络绎不绝,焚纸祭奠者亦众,先人易受拥挤之困,纸钱难达其手,阴间之路途拥堵不堪。然而,若提前三天祭拜,则可避免此情形。
其次,清明时节,归乡祭祖成为众人的首选,然而,这也使得道路拥堵成常态,上坟时间难免受到影响。特别是高速路上,一旦遭遇拥堵,原本的计划便会打乱,不仅心情受影响,祭祖的心情亦随之受扰。
终章,史籍有载:“清明前夕两日,即寒食佳节”,此节起源于缅怀忠臣介子推的传说,当此日,烟火禁绝,冷食为主。是以清明前夕,民众不得焚香祭纸,故而扫墓之举亦不复见。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