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芒种节气常做的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4-13

古人芒种节气常做的活动

古人在芒种时节,有哪些传统习俗与活动?尽管大家对二十四节气多有耳闻,但对于芒种等节气的具体习俗却知之甚少。以刚结束的大暑为例,需进补养生,那芒种时节又有哪些习俗呢?古时芒种节气,人们常有哪些活动呢?

芒种,位居二十四节气之列,为夏季第三位,标志着干支历午月的开端。此时斗柄指向巳位,太阳黄经达到75°,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间交节。所谓“芒种”,意指“有芒之谷类作物播种正当时,错过便无良机”。此季气温攀升,雨量丰沛,湿度适中,正是晚稻等谷类作物播种的黄金时期。

古时,芒种时节,人们常举行送花神仪式,而迎花神则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花朝节。芒种至,百花凋零,花神退隐,于是民间便以祭祀仪式送别花神,仪式包括设案供品、焚香祭拜等。

古时人们坚信,有专司百花盛开的神祇,俗称“花神”。春回大地,花神降临人间,安排百花绽放。芒种过后,气温渐升,不利于花朵生长,花神便在芒种之日返回天庭。于是,百姓于这天举行饯别仪式,以示对花神恩泽的感激,并期盼来年重逢。明清之际,此风盛行,然今人鲜知此俗。

芒种之际,煮梅习俗流传已久,夏朝便已盛行。正月绽放的梅花,此时已结出酸涩的梅子。因其口感不佳,需经加工方可食用。煮梅工艺多样,常见者以糖与梅同煮或糖拌晒干青梅,使梅汁渗出;亦有用盐与梅同煮或盐拌晒干青梅,更有讲究者,加入紫苏增香。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